最近因為基泰新聞引起我的好奇,都更的實際流程與辦理究竟是如何進行的,公辦都更、自辦都更又有何不同?
關於自辦都更這篇寫得滿清楚可以參考
延伸閱讀:自辦都更大小事:流程、優勢、條件、如何成立都市更新會
盡管都更有助於城市的發展和現代化,但它確實也引發了一些重要的問題,包括公平性和透明度。
關鍵要素一:公平性
首先,都更應該是一個公平、公正的過程,不能忽視居民的人權,應該確保在都更計劃中,無論是租房者還是業主,都能受益,尤其是社區中的弱勢群體,確保群眾的權益得到保護,且提供適當的賠償。
關鍵要素二:透明度
其次,透明度是關鍵,所有參與者都需要得到最完整、詳細的資訊,以便大多數的人都了解都更計劃的影響。例如計劃的實施細節,以及與社區居民進行開放且有意義的對話。透明度有助於建立信任,並確保政府和開發商的行動受到監督。
在搜尋了解都更的過程,也發覺其實一般民眾要自辦都更真的不容易,尤其過程涵蓋許多專業知識,看到臉友PO出的陳情函
自辦都更的召集人,程序上未能提供足夠的資訊、協助,並有忽略其他居民的參與權利的狀況,如上述居民的人權、整體規劃的公平、公正、透明度未被重視,就會流於權力只掌握在某些人的手上,居民沒有自己做點功課,真的無法保護自身的權益ㄟ…
#廖福特 #人權博士 #民進黨 #都更 #中央研究院 #基泰 #人權 #臺北市 #蔣萬安 #都市更新 #政府 #合建 #合作興建意向書 #地主
原文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pfbid06ia52cFwtqktabYUpE2m8QCdqj1bQkjfRd9HYbm6okZDmQQxHySvtHqKC6jee6k3l&id=100001053941127
第一封陳情書:
第二封陳情書:
我相信都更是一件能讓社會/社區更好的事,但關鍵問題需要被正視並解決,和社區居民進行更深入的對話,以確保都更計劃能夠真正反映多數人的需求和期待。
喝酒傷感文案 1、敬自己一杯酒,祝我無堅不摧,祝我百毒不侵,祝我狼心狗肺,祝我逍遙快活。 2、喝醉的感覺真好,可以讓自己暫時心無雜念,心無旁騖,心情輕松隨意。 3、為愛流下傷心淚,傷心的酒,傷心的淚,一杯接一杯。 4、男人醉了酒,是因為事業不如意,或者是愛上了一個得不到的人;女人醉了酒,是因為情場不開心,還有生活受到了委屈。 5、一喝酒就想起你,不知道該謝謝酒還是謝謝你。 6、喝酒,酒在盞中,盞在手中,話在酒里,情在心中。 7、別在心情差的時候喝酒,別在要走的時候回頭。 8、我喝過很烈的酒,也放過不想放的手。 9、酒醉好過心累,酒水好過淚水。 10、兩個人喝酒是約會,三個人喝酒是聊天,五個人喝酒是敘舊,一群人喝酒是應酬。 11、我覺得喝酒更象是一種解脫,專情于酒,物我兩忘,無拘無束,惟酒為尊,天下何事,能奈我何。 12、你是我年少輕狂時的春秋大夢,終于在吹滿北風的酒里醒了。 13、有人三句不離酒,有人句句不離愁。 14、只愿與酒為伴,默默地體會人生百味,人情冷暖。 15、愛如飲酒,小酌怡情,貪杯上頭。 16、一個真正懂酒的人知道,酒不過只是一種媒介、一種方式,甚至是一種“心情”,把酒臨風,喝到嘴里的是酒,流淌的卻是心情。 17、酒不醉人,人自醉,愛酒的人,醉酒中。 18、我累了,一個人流淚!我累了,一個人喝醉,我傷心了,有誰懂。 19、喝酒喝酒!討厭喝酒! 20、男孩的疼痛是酒,女孩的苦楚是淚! 21、一個人喝酒有一個最大的好處,那就是不會放任自己醉的不塌糊涂。 22、成年人的痛苦都在酒中,酒越烈,腦子越清醒。 23、愁到深處人恍惚,唯有求醉心里舒,心中煩悶放腦后,千般萬般忘憂愁!人生在世度凡塵,生活瑣事煩人心,經歷多變事無常,舉杯一醉求本真! 24、醉紅顏,痛飲杯中酒,撫琴解憂愁。 25、喝酒唯小醉,人生歡樂多! 26、不開心,借酒澆愁,開心時候,喝酒慶祝。 27、喝醉了酒,我誰都不服,就扶墻。 28、有人說不會喝酒的人,不解風情。 29、堅強到不流一滴淚,可喝醉了還是會流淚。 30、有醉酒之后洋相百出胡言亂語的,拍桌子罵娘的,有摔杯子扔碗掀桌子的,有滋事打架的,有痛哭流淚的。總之,五花八名,笑百料百出。 喝酒配的傷感文案 1、酒在肚里,事在心里,中間總好像隔著一層,無論喝多少酒,都淹不到心上去。 2、酒變成了一種護照,它常常帶我去到另外一個世界。 3、如果等不到清晨的粥,那就斟滿深夜的酒。 4、喝醉,從來就不是酒精的罪過,而是感情的度數太高。 5、我知道喝再多的酒,留再多的淚,熬再晚的夜你都不會回來,我步步回頭,可是你再也不會出現在我身后。 6、酒這東西要么別喝,要么就喝醉,因為半醉不醉的感覺太清醒,不是讓人想舊情,就是讓人想舊愛。 7、喝醉,只是為自己任性的思念,來找個合適的借口喝醉,從來不是酒精的濃度過高,而是感情傷得越深!我很想喝醉,因為我想知道我喝醉后喊的是誰的名字。 8、我們之間的關系像一場游戲,我練到滿級,你刪了游戲。 9、有些人比較幸運,想你就會直接告訴你;而我比較不幸,想你只會喝酒。 10、別人眼里也許我是海量,或許說我喝酒很痛快,可其中的酸辛也只有自己心里在打鼓掂量。 11、喝酒了流的眼淚,是最真實的。今夜就讓我喝酒,那怕是做夢,至少還可以夢見你。 12、你就像是我飲過的最烈的酒,剛入喉的時候嗆得我眼淚都掉了,然后進到胃里又讓我覺得好暖,最后帶來的是無盡不致命卻難熬的后遺癥。 13、如果一瓶酒,能讓我咽下前半年所有的心酸,那我先干為敬。 心情不好喝酒的文案 1、在愛情面前有多少人敗給了寂寞,在寂寞面前有多少人敗給了性 2、原來只要分開了的人,無論原來多么熟悉,也會慢慢變得疏遠。 3、雨,兩顆星相遇就會碰出火花,我們的邂逅會是怎樣的結局? 4、心情在換季、人物在變化,壓抑自己,在雨的離開,風的追求,盡情旁觀…… 5、我大概是一只鳥,充滿了警覺,不容易停留,所以一直在飛。 6、我的世界是寂靜無聲的,容納不下別人。 7、有這樣一種愛情,叫做:“對不起,我愛你”。 8、也許有些人很使人厭惡,有些人很鄙俚。而當我設身為他想象的時候,我才知道:他比我還哀憐。以是請原諒所有你見過的人,好人或者壞人。 9、愛來過,也走過,癡過也恨過,傷過才會懂,一切皆是錯。 10、原來世上真有忘情水、孟婆湯,讓人永遠沒有煩惱,呵呵!……為什么我還在流淚,為什么我還是心痛,看來答案只有一個,忘情水加孟婆湯喝的太少了!!! 11、我能感覺到你的心痛,你有你說不出的無奈,但是你做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,你越是這樣我就越難受。 12、字淡寫著過去、現在、未來… 13、眼里是淚、滴手里是勇氣會猶豫、也會決定。 14、別用你的沉默,代替你所犯的錯。 15、執著是一種負擔,往往會讓人受傷。 >>>更多美文:傷感文案
節氣到了小滿,麥尖逐漸泛黃,布谷鳥叫了又叫,農民們開始為麥收做好準備。 俗話說,“早修農具早打算,莫等麥熟打轉轉”。農民們第一要準備的就是收麥的農具,像木揚锨、杈筢、木耙、大掃帚、鐮刀等是一樣都不能少的。儉省慣了的農民把上一年的農具從老屋里翻出來,左搗騰右搗騰,重新修理一番。實在不能用就到集市上去買新的,這個時候鄉村總是逢會,叫“小滿會”。會上,賣得最多的是琳瑯滿目的農具。農民把農具放到手里試了又試,挑得非常仔細,有時還比劃著拿個姿勢,看順手不順手。如果挑到稱心如意的農具,總是憨厚地笑笑,像戰士得到鋒利的武器,喜悅之情溢于言表。 昨天還略微掛黃的麥子,一夜熱風,就熟透了。天還沒亮,農民們便握著早就磨得飛快地鐮刀下地了。麥田里人影綽綽,人們彎著腰,一個攆著一個地揮舞著鐮刀,誰也顧不上說話。當太陽在東方的地平線上露出晚起的紅臉,老人和孩子們提籃端罐地往田間地頭送來早飯時,麥地里一捆捆的麥個子已順著麥壟排成長長的隊伍了。 割麥子是農活中比較累的活。當時父親在工廠上班,生產隊割麥子的任務就落在母親一人身上。母親很能干,我現在清晰地記得母親割麥時的身影。她的腰身朝一壟壟的麥穗深深地彎下去,一手攬過一把麥子、一手揮起磨得雪亮的鐮刀,掄圓胳膊,刷刷地劃著優美的弧線。割麥子也有快樂的時候,有時在麥田里會突然竄出一只野兔來,這邊有人攆,那邊有人堵,麥田里剎那間一片歡騰。偶爾還會在麥田里發現小桃樹或小杏樹,惹得小朋友們興高采烈,小心翼翼地挖出來,根上捂上一團泥土,移到自家的院子里。 割完一地的麥子后,母親把麥子打成捆,然后裝車,拉向打麥場。如果說割麥是比較累的活,那拉麥子就是最累的活。剛割完麥的田地比較松軟,拉麥的架子車裝得又很高,所以拉起來很沉,要是過田壟和路口就更困難了。有時我幫著母親推一下,母親就說輕快了許多,露出欣慰的笑容。 麥子進了場,生產隊先把麥秧子垛起來,然后一場一場地打。打場要先曬場,就是把垛起的麥秧子攤出來,讓太陽曬干,曬一會再翻一次。中午,開始碾場了。幾個強壯勞力趕著騾馬拉起的石磙一起上陣,只見他們左手牽著牲口的韁繩,右手舉一把長鞭,不時在空中甩幾下,發出叭叭的響聲,令圍觀的人羨慕不已。等到麥秸漸漸軋碎,麥粒完全從麥稈上脫落出來,就碾好了,然后起場。用木杈把麥秸杈去,再用耙子摟去那些長稈稈,把剩下的麥糠麥子,順風推成左右兩堆,就可以揚場了。揚場是個技術活,一般由農村的老把式執锨。爺爺就很在行,只見他滿滿地鏟上一锨,逆風斜向上拋去,風把麥糠吹得遠遠的,麥粒卻在上風頭沙沙地落下來,打在地上發出脆脆的響,那是讓農民心醉的音樂。一小會兒就揚出一大堆麥子。橢圓形的麥堆,金光閃閃的麥粒,黃中帶紅的顏色,看著就讓人高興。 打場也有麻煩的時候,有時剛把麥稈鋪好,天有不測風云,又要下雨了,這個時候男女老少齊上陣,趕緊把鋪好的麥稈重新垛起來,用塑料布蓋好。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老電影里,反映農村題材的作品里不時就有這樣的鏡頭。 生產隊打麥很慢,一場一場地打了將近一個月,終于將最后的麥子顆粒歸倉。于是,麥收進入了最后一道工序“垛垛”。人們將碾碎的麥秸堆成山一樣高的麥秸垛,慢慢喂生產隊的騾馬等大牲口。垛垛也是鄉村慶祝豐收的時候,生產隊要蒸白面饃、炸油條,讓村民們大吃一頓,到這時一年一度的麥收才完全謝幕,村民們不得不戀戀不舍地告別了讓他們興奮不已的打麥場。 現在,麥收用上了聯合收割機,一個麥季僅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夠了。麥場已成為歷史,石磙、鐮刀等農具進入了博物館,但關于麥收的記憶,卻讓我們不能忘懷。 >>>更多美文:情感日志
我告別故土的那一年,我的牙齒,還如嫩玉米棒子上的玉米般潔白整齊。九月的一天,我就要從村子里去一個鄉上工作了,爺爺正在漏風漏雨的屋頂上,一片一片把青瓦重新翻蓋,遠遠望去,在風中騰起了魚鱗般的細浪。爺爺從樓梯上一步一步走下來,然后小跑,跑到我身前,遞我一支沒有過濾嘴的煙,用火柴幫我點燃:“孫子,吸兩口!”爺爺望著我,似在鼓勵,他堆積的眼袋,是日子壘起的滄桑。我用足氣力,深深吸了兩口,還是被嗆出了淚。爺爺叮囑說,一個男人在外闖蕩,就得學會抽煙,不抽煙,咋交朋友,出門得靠朋友。爺爺說,他去鄉上趕集,看見鄉上那些領導都抽煙的。“你要做一個合群的人喲。”爺爺再次對我囑托。 我父親是個文化人,有一次他來鄉上看我說:“大禹治水,三過家門也沒回家去看一眼,你得安心工作,不要牽掛家里。”那一次,我聽了父親的話,我勤奮工作,兩個月也沒回家一次。兩個月后的一天,我在鄉上辦公室里,接到了二叔從另一個鄉里郵電所打來的電話:“你爺爺走了……” “你要做一個合群的人喲”,這竟成了爺爺留給我的遺言。我還準備用工資,給他買一雙皮鞋穿著去城里走親戚的,我只有在他墳前燒一堆冥錢安撫我心了。 我的三奶奶,八年前我去看望過她一次。八十三歲的三奶奶,顫巍巍地把掛在黑鼎罐上的一個臘豬蹄取下來給我燉了,那是她一直為我留著的,都已經被蟲蛀了。三奶奶燉的臘豬蹄,在柴火灶里咕嘟咕嘟響著,火光中,三奶奶佝僂的身子浮現在老墻上,幻覺中如一部老電影中出現的畫面。吃了三奶奶為我一個人燉的臘豬蹄,臨別前,我塞給她兩百塊錢。三奶奶有一些氣喘,她雙手撐在山路邊那棵松樹上,對我說:“孫子,你還要回來看我,你不來看我,又有哪個來看我喲。”我朝三奶奶不住點頭。那年臘月,我準備再去看她時,三奶奶已經在那棵松樹后面的土里睡去了。三奶奶留給這個世上告別的姿勢,也是她撐在那棵松樹上喘息的樣子。而今我偶爾去那里,一定要在那棵松樹前待一會兒,三奶奶的生前容貌,又在這棵樹邊浮現了。 還有在我中年歲月里走散的人,那些告別的鏡頭,常在我眼前閃現。外省的詩人老劉,有次我坐火車從那城離開,他追著火車跑,遞給我一本發表他詩歌的內刊,還有一包餅干。晚上我就吃著這袋餅干,穿過了兩個省的鐵軌線。去年春上,我從別的人那里得到消息,老劉患了重病在醫院接受化療,秋天他就離世了。今年春天,一個文友發了一篇文章,我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點了一次贊,她回復:“謝謝!”謝謝,成了她與我告別的最后兩個字,這兩個字,多砸人心啊……我所住小區的老王,前年的一天,他出門去買大蒜,出門前對妻子說:“湯里少放點鹽。”十多分鐘以后,老王被一個莽撞的司機開車撞上,走了。 上周的一天,我回家陪父母吃了一頓飯。我看見母親嘴里一直在蠕動著,是嘴里包著的食物沒有嚼爛。父親淡淡地說:“你媽嘴里已沒有幾顆好牙了。”我望著母親,突然發現,她真的老了。 一顆牙齒的脫落,枕邊的一絲頭發,都是在告別。時光浩海里的每一聲滴答,每一分每一秒,都在悄悄舉行著時光的告別葬禮。有的告別,是為了重逢,有的告別,成了人世間的永別。這些年,我那凋敝的村莊,有我滾燙青春記憶荷爾蒙激素分泌旺盛的老縣城,也在大地的版圖中,和我告別了。每當我以返回者的姿態,妄想著去與那昨日山河容顏再次相見溫存一回時,我也只有靠歲月的風,把塵封在心里的一張老地圖,嘩啦啦打開一次了。一切,都別來無恙?這當然是我的一廂情愿了。 無論告別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,或許我們唯一能夠做的,就是以一顆誠實的心面對,善待并珍惜。 >>>更多美文:傷感日志
FFG15cEFE15VE